內容簡介:
課程主題:突破的勇氣–慈濟賑災經驗與模式
課程講師:慈發處呂芳川主任
課程長度:57分鐘
課程簡介:
慈發處呂芳川主任以當年慈濟第一次的跨國救災,援助大陸華東水患,慈濟突破兩岸長期的對峙與社會輿論壓力,展現「慈悲的力量」,接續以幾個代表性的災難援助,歸納了慈濟賑災經驗與模式。
慈濟基金會急難救援的幾個原則:
一個目的:救災;
二個原則:直接和重點;
三個不為:不談政治、不宣傳、不刻意傳教;
四類物資:溫飽的物質、復耕的物質、衛生的物質、解決居住的問題;
五項協助:期盼政府單位提供「災民名冊、車輛、發放地點、維持秩序等協助。」
慈濟如何在國內外的災難中,把持這些原則進行急難救援?
呂芳川主任以實際照片說明。九二一大地震後,突破重重困難協助災區的復原與重建,過程中也有許多細膩的思維,雖然是簡易屋,卻仍舊是做了庭院造景,背後希望能為災民做心理治療,美好的環境,膚慰受傷的心。
莫拉克風災後,突破山區就地重建的思維,呼籲山林需護育,援建安全永久屋,其中的救災模式-「以工代賑」,也在日後的海外救災,發揚光大。
2009年菲律賓凱莎娜颱風,2013年海燕颱風,慈濟突破當地絕望的人心,以國內救災的經驗,用以工代賑方式喚醒災區人心,無望的棄城也能重現生機。苦既拔已,復為說法,慈濟以慈悲心號召本土志工出來承擔協助災民,甚至成為在地耕耘的慈濟志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