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容簡介:課程主題:超大超小又超快,怎麼辦? 人們通常碰到問題,就想馬上解決,姚師兄試著帶大家來看更長遠的脈絡。現在是2020年,到2066年,意即四十六年之後,就是慈濟一百年。所謂的「超大、超小又超快」,以當前疫情來說,「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大麻煩、小病毒、快傳染,而我們要承擔的是一個大願力、小微塵、快行動。」進一步來說,除了有身體的病毒,很少人注意到,人心同樣也有病毒,而有時媒體就是最快的傳染者。 「現在我們以為麻煩的是新冠肺炎病毒(COVID-19),好像有了疫苗,一切就迎刃而解,實則不然。早在2015年,比爾蓋茲在TED演講就說過『The next outbreak? We are not ready.(下一波爆發的世界疫情,我們尚未準備好)』。」 佛教的因緣果報,以比較現代的、科學化的語言來說,意謂當原因、條件成熟的時候,就一定有產生後果,而後果一定造成影響。「新冠病毒是一個果,除了疫苗,我們也要認真思考,到底是什麼原因所致。如果以為殺死病毒,就是解決眼前的問題,從因緣果報的角度來說,就只是想殺死果、逃離報。若是不能結好緣、用智慧去處理人類造成的因,那麼也就無法解決困境。」 「只能設法讓人類智慧成長,見樹也見林,見林也知山,見山知地球,見地球思宇宙,悟到心的作用。」也才能理解到,上人常說的「多用心」意之所在。姚師兄說明,多用心不只是多想想,而是必須從心才能看到,這整串的因緣果報。 另一方面,「慈悲心」也是調和的腦。姚師兄舉例說明,當今學術界對於腦神經科學怎麼樣去影響到同理心的相關理論,已經發展成型,也應用到許多層面,就像是做設計的人,就會藉此探究,當顧客走進店內,放什麼音樂會促進消費?「如果已經可以如此理解人的腦袋,我們是不是也可以多理解一點,怎麼樣做,會讓人好心一點?」這也是慈濟人可以努力的方向。 怎麼做?典範在眼前。姚師兄帶大家回顧慈濟的歷史。上人二十六歲出家,1966年,他二十九歲時成立了佛教慈濟克難功德會,那是臺灣經濟條件非常差的時代,絕對很難推動慈善工作,而他就此邁開慈濟的腳步。「這可說是『為佛教,為眾生』的全球第一個實驗室,等於是把二千五百多年前的一個理論,拿到這裡來說,我們來試試看,可不可以行得通。」三十五歲時,他開始了醫療志業,上人啟發身邊的年輕人,一起來做義診。四十二歲時,公布要建慈濟醫院。2019年,上人已經八十二歲了,慈濟的腳步已遍布全世界,仍殷切提醒弟子記住《靜思法脈》、《慈濟宗門》。 「慈濟讓我們相信,人類的善念,是有辦法可以培養的。」就像佛經所提,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方式與因緣可以把握,方法很多。姚師兄認為,現在的挑戰是如何邁開更大的腳步,期望大家不只是守成,而是要持續進步。 四十六年後,慈濟成立一百年。聯合國預估屆時地球上的人口約103.5億,飢荒、災害、戰爭等等因素,都可能讓人口數量急速減少。而慈濟的人醫會和全球志工,有可能幫助有需要的人離苦得樂嗎? 姚師兄想到多年前與上人的往事。當時他因事務繁忙而起煩惱,在靜思精舍請益該怎麼辦。上人提到,年輕時為自食其力而去種田,早上四點多就要去拔雜草,當灌溉的水源引流入田,冬天站在水田裡,看到範圍那麼大,又那麼冷,怎麼做得完?「我心想要把這片田做完、把雜草拿乾淨,但我的手就這麼寬,那我就專心這個手可以做的範圍,雜草除盡後,向前走一步,做完,再進前一步,又把雜草除盡,這樣一步一步……咦?也沒有過多久,就除光了。」 同樣的道理,試想「假設我們有103.5萬的志工,人人發心立願,每人每天幫助一個人離苦得樂,也許是不開心的人、也許是生病的人,你讓他離苦得樂,透過103.5萬人志工的自助也助人,以自己可以做到的能力,持恆步步履行,全球103.5億人的身心,就會步步提升。」 每位慈濟志工每天幫助一個人,可以幫助到103.5億的人。透過簡單的算術可知:1人*365天*30年=10,950人,早就超過一萬個人。慈濟為數眾多的志工,只要大家共同發心行動,正如《無量義經》:「從一種子,生百千萬。」相信必能做得到。藉此與全球慈濟家人共勉。 |
相關連結
相關下載
詳細資料
分類: | 國際慈濟人醫年會, 營隊課程, 精進&培訓, 精進資源, 開放資源 |
版本說明: | 2020年國際慈濟人醫年會 |
資料日期: | 2020-10-02 |
作者: | 姚仁祿師兄 |
資料來源: | 宗教處精進培訓組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