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容簡介:
課程主題:行願五十‧慧命永續
講師:德佺法師、德勷法師
主持人:編纂處 洪靜原 主任
課程長度:80分鐘
課程簡介:
「行願五十.慧命永續」課程,邀請結集中心纂處洪靜原主任當提問人,由她事前用心的整理營隊中同仁想發問的問題,再請靜思精舍德勷師父及德佺師父分別回答,課程最後開放給台下的同仁提問,進行雙向座談,精心設計的妙問與妙答,在輕鬆的氛圍中,令同仁們茅塞頓開、豁然開朗,獲得現場熱烈的掌聲。
◎學習承擔 發願付出
面對心靈的起伏,洪靜原主任向德佺師父提問,每個人時常都有煩惱心、休假心、退休心,不知道師父們都怎麼去應對?
德佺師父說:「我們還是凡夫,煩惱是一定有的,但從來沒有想過退休心、休假的心。上人是最好的典範,上人怎麼做,弟子就怎麼做。」因為靜思精舍是所有慈濟人的家,每個人都要練習去付出和承擔,就像今天許多師父來到營隊裡,有些是學員,有些是陪伴的指導師父,但這就是一種承擔,每一件事情都要用心去身體力行。
德佺師父回想自己出家修行,難免也會有起煩惱的時候,有一次大雨天時,抬頭仰望中央山脈,因為山上有一些樹根長得不夠深,驚見土石流滑動的恐怖現象,因而體悟到「一個人生氣煩燥的情緒,往往也會帶給周遭的人生起憂心煩腦,這就如同土石流影響旁邊樹林滑動一樣」。在志業體服務,我們都要學習發願做那一顆扎根深厚、阻擋整片樹林滑動的大樹,防止心靈土石流、信根要堅定,才能維護好四大志業的每一片菩提林。
◎職志合一 造福修慧
面對社會變遷,洪靜原主任向德勷師父提問,四大志業該如何永續?
德勷師父說:「我們都是門內的一家人, 上人說有家才有門,有法脈才有宗門,有靜思法脈,才能開啟慈濟宗門;法脈如樹根,宗門如樹幹及枝葉,如何讓法脈及根很紮實及深廣,樹的枝葉才能開闊及茂盛,才能庇蔭更多人。」足見法脈的重要。
慈濟走過五十年,歷經社會變遷,早期是克難慈濟功德會,當時要錢沒錢,要人沒人,但一路堅持,方向及信念未曾改變。五十年來的「行願」,慈濟人愛的足跡,步步生蓮,足跡遍佈94個國家,也因為一路走來的堅持,如今獲得全球的肯定,並進入國際NGO,但接下來,未來的五十年,甚至是百年,千年,我們該如何永續?志業體同仁大多都是發心立願而來的,我們要如何接棒,並傳承 上人的信願行,繼續走下去。
「法脈」是宗門的魂,若每位同仁對法脈有信心,將法脈變成信念,然後發心立願在每個人的工作崗位去付出。當初慈濟的四大志業體是因應社會需要而建立的,只要每個人將慈濟志業體的魂魄展現出來,相信外界就會感動,感動就能帶動,進而啟發更多人,而這個社會也會發現慈濟志業體存在的需要,志業體就能不斷地延續下去,進而永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