營隊課程_靜思法脈 慈濟宗門的成佛之道

內容簡介:

課程主題:靜思法脈 慈濟宗門的成佛之道
講師:人文志業發展處何日生主任

課程長度:
94分鐘
課程簡介:

人文志業發展處何日生主任與海外家人分享慈濟宗門的根本思想,何主任提及印順導師提出「緣起性空」,與證嚴上人慈示:「付出無所求」,付出是緣起,無所求是性合,契合佛教教義;付出無所求是利益他人,是度化自己; 上人慈示,眾生是我們的老師。苦難即是道場,是修行的道場,人人都能入人群一同磨合,培養無量的慈悲心,成長無量的智慧。

付出無所求是佛教利他的思想與實踐後的覺悟,在覺悟後,覺有情。上人勉言,慈濟人要「靜思法脈勤行道,慈濟宗門人間路。」主任表示這就是擴大長情大愛,利益眾生。

◎慈濟宗門利他之理想目標

佛陀給的教法是理想,慈濟宗是「利他」,不只是給予佛法,意旨給予眾生「身、境、心」的覺悟,心離境的想法,身境的改變即為「淨心」,也是學佛之道;主任說:「慈濟人讓受助人轉能助人。」也是苦既拔已復為說法的呈現。 上人言地藏經「利他度己」,先救他人,再救自己;慈濟宗由利他入覺悟,並且是在淨土中淨化自己。

慈濟人入人群,做中學,學中覺,覺性圓滿,普令一切眾生得涅槃,大涅槃是等正覺,上人慈示「涅槃不是在死後,當下清淨即涅槃。」大涅槃是靜寂清澄,而正覺,是圓滿一切眾生,即自身得圓滿。

◎佛儒融合完成當代社會適應

佛教教義與儒家思想的融合,慈濟團體強調「家」的重要性,上人帶領慈濟人愛天下的人,上人強調行善行孝不能等,家顧好才做慈濟,上人言:「最好的養老院在我家。」家是老年時最好的居處。

跨越宗教與種族、文化的藩籬,以社區為中心,慈濟四大志業八大法印的鋪成,慈濟組織是現代的體現,以苦難為道場;人人皆可為聖賢,何主任提到牛津大學龔布齊教授在慈濟論壇提到,慈濟人是在家居士僧團化,上人期勉居士要好好的修行,慈濟人穿制服、守十戒,上人是我們的大導師,精舍師父是我們的精神依歸,花蓮精舍是慈濟人的心靈故鄉。龔布齊教授提到慈濟是完全契合佛陀的教義,將佛法行在人間,是人間佛法生活化的表現。

◎慈濟宗組織架構與永續與未來

慈濟宗的組織,四門四法四合一,合心和氣、互愛與協力,合心回歸協力,組成一個立體琉璃同心圓架構,慈濟「以愛為管理,以戒為制度。」人人以佛教的因緣觀,犯錯自懺,自負因果,自我管理及約束。人人發願力,內心無礙,心開闊,眾生即道場,是利他覺悟之道。

上人期盼人人皆能弘法,人人聞法傳法,何主任表示:「內修有德的修行者之培養,建立多元的修行次第。」將上人的法永續傳承,人能弘道,非道弘人,在人情及體制中融合,將兩者平衡。主任期勉學員,傳法、承繼上人的悲願。

相關連結


相關下載

20161110靜思法脈_慈濟宗門的成佛之道-文發處何日生主任.mp4 請先登入才能進行瀏覽

詳細資料


分類:培訓資源, 法脈宗門, 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, 營隊課程, 精進&培訓, 精進資源
資料日期:2016-11-22
作者:
文發處何日生主任
開放對象:培訓委員, 培訓慈誠, 委員, 常住師父, 慈誠, 見習委員
資料來源:宗教處人文教育室精進培訓組
備註:2016年慈濟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-第二梯板橋場
Close Panel